公司动态
达芬奇家居:天价背后的和陷阱
达芬奇家居:天价背后的和陷阱持续近两个月的达芬奇家居事件,以日前上海工商部门的调查暂时告一段落。调查结果认为,达芬奇家居存在部分产品质量不合格、产品标签标注不规范、广告宣传不规范“三宗罪”。不过,这份调查报告终究还是没能回应公众最关心的问题,那就是达芬奇家居究竟是像两个月前它的总经理口口声声承诺的那样是“意大利原装进口”,还是像大家直觉所指的那样,它就是个本土制造而已。天价商品的背后,究竟是奢侈的,还是无良的陷阱,我们一起揭开达芬奇的线秒 双击视频可全屏观看
达芬奇公司总经理 潘庄秀华:达芬奇代理的意大利品牌,均在意大利生产,原装进口,如果是美国的品牌,并不会排除中国制造,我们和销售员也和达芬奇的支持顾客群体们都是这样一致去沟通的。
这是达芬奇家居被曝涉嫌本土生产后,发生在7月13号说明会现场的混乱一幕。公司总经理潘庄秀华在说明会上没有正面回应社会质疑,而是声泪俱下地回忆了自己的创业史,之后一行人匆匆离场,没有给记者任何提问的机会。此时距离最初的媒体调查曝光仅仅3天,宣称自己是意大利纯正血统的达芬奇家居在72个小时内,被推到了从来不曾有的风口浪尖上。
消费者 缪先生:200万的家具买了全都是毛病。沙发面子上,脱线的脱线,烂掉的烂掉,反正都是坏了。损坏了以后我就打电话给他们,他们就推说修理工不在。
网络集体质疑、买家现身说法,或许给这个曾经不被公众所熟知的品牌做了最好的科普。恍然大悟的人们开始了解,原来它就是那个曾经出现在热播电视剧《蜗居》里,宋思明买给海藻的昂贵家具,它还是80后作家郭敬明博客上曾经炫耀过的“不知用哪款电脑才配得上”的高端品牌。庞杂的信息通路,为公众拼凑出了一幅面目模糊的达芬奇家居,天价、伪高端、假洋品牌、出口转内销,成了最受争议的达芬奇标签。而这所有的质疑,都发生在7月11号上海工商局对达芬奇家具位于青浦区的一个仓库进行了突击检查后。在这场检查中,达芬奇工作人员坚称家具全部来自意大利进口,而检查的结果却出人意料。
在检查现场,由国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技术人员对零售价超过10万元的“卡布丽缇”系列床头柜进行了检测。
国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人员:床头柜,从面板来说是,密度板上贴三聚氰胺(纸)的,抽屉背后是多层板贴三聚氰胺纸,整个抽屉前面的面板,我们初步看下来是树脂的,这个面板肯定不是木质材料。
一份坚持是“意大利进口的家具”,在检查中不仅粗糙到没有按规定进行封边处理,甚至使用的材质都不是实木。检测结果发布后,达芬奇口碑急转直下,开始陷入有关产品质量的种种质疑。但它没有料想到,三天后的境遇让情况更加糟糕。7月14号,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了一份达芬奇家居的初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上半年,达芬奇家居公司从上海口岸共进口木制品和木家具119批,总价值1500万美元。而这些“进口货物”中有11批竟然是国产家具。疑云重重的达芬奇身份之谜已经初现端倪。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检监管处处长 周国梁:我们发现(达芬奇)是从浙江的一个厂购买了些沙发、餐桌,这些家具类的产品,运到了保税区的仓库,然后再以达芬奇公司的名义,再以货物进口的名义向我们进行申报,然后进入国内市场。(记者:留在保税园区大概多久?)2天左右。
这份达芬奇公司的货物进出境记录还原了一个普通的本土制造跃身国际品牌的路径。一批浙江海宁生产的牛皮沙发在办理了出关手续后,运进外高桥保税区,转而销售给一家贸易公司,然后由贸易公司转手卖给达芬奇公司,并同时办理入境手续。
一出一进,短短1天时间,这批牛皮沙发完成了变身“洋货”的全部流程,随着产地改变的还有数倍于本地家具的销售价格。而这种保税区“一日游”的变脸把戏,在达芬奇的入境货物报检单中几乎每个月都存在。至此,有关达芬奇家居的消息开始迅猛发酵,卷入其中的个人和机构都开始疲于所谓的辟谣与澄清。7月18号晚间,在媒体、公众、监管部门的合围之下,达芬奇公司首次就部分产品产地标准、质量问题及不规范宣传等问题向消费者道歉。然而,这封道歉信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之后,被设置为“评论禁止”模式,遭致消费者指责达芬奇缺乏道歉诚意。
达芬奇事件至8月最后一天有了一个阶段性调查结果。8月31号,上海市工商局正式公布了对这家公司的调查结果,历数达芬奇“三宗罪”:涉嫌虚假宣传、部分产品不合格、多数产品不标注产地和材质。具体表现为材质笼统标注为“木”“皮”等,对美国品牌家具产品的产地大多标注为“美国品牌、全球采购”,公司网站使用了“国际品牌”“最高档的家具”等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广告用语。
上海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处副处长 郑宏:上海工商部门在进一步完成调查取证工作后,将依法对达芬奇公司的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有关达芬奇的种种内幕看上去正在被官方逐一揭开,然而稍作探究,就会发现其中仍有疑点。达芬奇被媒体曝光的是声称进口自意大利的高价“卡布丽缇”系列,然而这在其后相关部门的查验中却始终不见踪影。从开始到现在,所有的调查结果都集中在达芬奇方面已经承认是部分国产的美国系列品牌上。而在新华社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据广州海关内部人士透露,海关总署对达芬奇事件已经明确表态将统一由上海海关解释。而截至节目制作时,上海海关方面仍然没有给出达芬奇家居意大利品牌的任何更新信息。调查好像一个没有去向的皮球,踢了一圈又回到海关这里。而另一方面,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却发现达芬奇的种种在家居行业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随着达芬奇事件将进口家居品牌推至公众的放大镜下,家居行业的种种内幕开始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在记者走访的一些建材家居市场,“洋品牌”四处可见,很多家具、厨具、地板、瓷砖都标称是“进口”,产地从“意大利”到“美国”、“德国”都有,并且这些产品的价格往往也比同类国产品牌高出许多。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所谓的“洋品牌”,其实水分颇多江南体育。
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负责人:好多企业都冒出来一个明明是国内生产的,却盗用外国牌子。在国外注册,其实100%生产都在国内,他唯一要求是你不要贴任何牌子,然后到他们那儿贴个牌子,这个现象很多的。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把从国内采购的产品出口到保税区,经过“一日游”后再进口,以“洋货”的名义大幅提价销售的现象,在业内是大家心知肚明的障眼法。甚至还有一些经营者通过正规渠道进口少量产品,取得合法的单证,然后利用这些单证给其他“洋货”伪造身份。
上海市家具行业协会负责人:他们可以拿一个海关进口的单子,这个单子可以用一年两年,放行单只对这一批次的东西,比如说他来100件东西,这个放行单只对这100件东西负责,不可能老是用这个单子的,我们听同行里好多反映的情况,它这个报告单是重复使用,这个不正常的。
专家指出,不少高档品牌,尤其是自称来自海外的奢侈品牌大多以专卖店形式进行销售,由于商品定位高端,价格昂贵,容易成为监管的空白点。记者查阅了相关政府部门近年来的抽查资料也发现,那些价格动辄十几万元的高档家居品牌,几乎没有被列入监管部门的抽查对象。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余南平:一个是监管本来不重视,奢侈品,第二个又涉及到进出口,跟海关有关系,这边又跟工商有关系,工商有工商的职权范围,海关有海关的职权范围,质量监督有质量监督的职权范围。多头监管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但是反过来讲,多头监管往往产生的效果是无人监管,大家都不管。
尽管破绽已经百出,但根据目前所公开的调查结果,仍然是暂时没有部门能够给达芬奇进口身份的真假一个说法。但或许消费者用脚投票已经产生了效应,就在我们节目制作时,47个进口家具品牌代表一起在北京喊出了我们“不做达芬奇”的口号,承诺经营的产品100%纯进口。在现在这样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商业世界,公众不奢望商家能够自觉自愿地见贤思齐,但起码不能遵循指鹿为马还骄横跋扈的商业伦理。我们不希望这是多个部门管理之下的家居行业的缩影,更不希望它是整个中国商业社会的一个缩影。
【新华财经 |“双碳”目标进行时】隆基股份李文学: “绿氢+绿电”将为未来主要清洁能源形式
【新华财经 |“双碳”目标进行时】三聚环保李林: 生物能源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大有可为
推荐新闻
- 达芬奇冤不冤2024-03-12
- 达芬奇家居:天价背后的和陷阱2024-03-12
- JN体育警方介入调查达芬奇家具2024-03-12
- JN江南sports被央视曝为“假洋鬼子2024-03-12
- JN江南体育达芬奇总经理发布会飙泪 承认2024-03-12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0523-83875123
公司传真: + 15-189-962
电子邮箱: jnsports@fujiamu.com.cn
公司地址: 兴化市合陈镇工业集中区